usersale
行业新闻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 跨国零部件巨头加速入华
许多指标都表明,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狂飙突进。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没有几个指标能和外资渗入中国的速度相提并论。在日前举行的一个汽车产业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在中国汽车市场火爆增长的同时,外资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的速度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尤其今年,外资合资零部件企业增长的数量,几乎是去年的一倍。   今年9月1日,全球著名汽车部件供应商伟世通在日本横滨宣布,其亚太区总部迁往中国上海,伟世通表示此举主要着眼于提升为该区域客户服务的支持能力;而在11月8日,排名世界汽配行业第四的日本电装宣布,与中国一汽集团零部件部门富奥汽车合作的“天津富奥电装空调”已经在天津设立,并将于2005年2月投产,专事生产汽车空调,至此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已达9家。   事实上,在近一两年以来,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外资零部件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国挺进。   与整车企业如影相随   一般来说,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零部件创造的,零部件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汽车产业的效益水平,零部件业对汽车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行内分析公司在对未来作预测的时候,整车部分与汽车零部件部分一定是各占一半的。随着世界汽车巨头纷纷进军中国,依附于整车企业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也如影相随。   在全球范围内,世界知名的各大汽车厂都拥有各自的配套厂。在美国,德尔福公司是通用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伟世通(Visteon)则是福特公司的Z大供应商;在德国,博世公司是德国大众的Z大供应商;排名世界第四大汽配供应商的日本电装公司是丰田汽车集团公司下属的Z大零部件生产企业,而法国Z大的汽车集团PSA集团也有自己稳定的供应商。   伟世通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0年6月28日从福特汽车公司独立出来,属全球财富500强企业。1994年,上汽集团与伟世通公司共同投资2.23亿美元建立了合资企业———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本地龙头汽车集团捆绑在一起,是多数外资进入中国的步。   目前,这个中外各占50%股份的公司不仅在上海安亭拥有强大的生产基地,在重庆同样拥有全资的子公司延锋伟世通(重庆)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且控股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延锋伟世通(北京)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东风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的座舱系统、内饰外饰系统、座椅系统以及内饰电子产品等产品主要供给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东风神龙、长安福特、北京现代、北京吉普、风神汽车等大型整车企业。   作为延锋伟世通的前任总裁,目前担任长安福特汽车总裁的泰益克对于中国零部件市场的未来相当看好。他表示,零部件企业将是今后中国未来市场一个不容忽视的行业,因此,作为外方管理人员,他目前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一些能够接替他的位置的人,来真正实现人才的本地化,而这一点正是企业Z终实现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博世公司,已在国内建立覆盖全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在中国已拥有153家售后维修服务站。   全美500强企业之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阿文美驰公司(ArvinMeritor)已经在中国内地成立了3家合资公司,为国内的各大汽车生产厂商提供配套服务。阿文美驰公司每年的全球销售额为75亿美元,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上海通用、一汽集团、沃尔沃、厦门金龙等著名企业。   据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接近500家,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中国市场利润Z高   在中国,由于汽车售价远远高于国外,因此,对于制造商们来说,中国市场现在是利润Z高的市场。   全球Z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迄今已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达4亿多美元。在中国的业务总销售额近5亿美元,在华企业1/3的产品用于出口。   德尔福公司2000年全球销量有小幅下降,但中国市场却始终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近年来,德尔福在中国的年产销量始终保持10%以上的增长,这也是德尔福在全球各地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业务中绝无仅有的。   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巴滕伯格表示:“全世界的整车企业几乎都来到中国建立基地,所以德尔福无疑也会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主战场’。”   就在上个月,当通用汽车因为安徽奇瑞汽车的QQ涉嫌侵害自己的合资企业通用五菱Spark知识产权时,曾经通过内部向自己的联盟企业德尔福传递信息,希望德尔福能够停止对于奇瑞部分零部件的供应和有关未来合作计划。   然而,德尔福没有听从自己这位联盟伙伴的话语,而是在外界纷纷猜测德尔福即将退出奇瑞的时候,正式向外界发布了消息,称自己不仅没有打算从奇瑞退出,而且今后还将与奇瑞继续进行多方面的合作。   跨国巨头四处“踩点”   据了解,早在去年3月,日产与东风还未正式签订协议前,以日本自动车部品工业会会长大野阳男、副会长岛田丰彦率领的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28人团队就深入到湖北十堰、襄樊、武汉等地“踩点”。而在东风、日产联姻后,原与日产配套的汽配企业也随即大举移师中国内地湖北等省,参与新东风320多亿元汽配市场的竞争。   东风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蔡玮表示,目前中国与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零部件全球化采购,这将使竞争更加残酷。   蜂拥进入中国市场远不只是一场只赢不输的赌博。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公司董事长陈锦亚说,竞争已在推动本地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并逐渐撬开由合资公司中方合作伙伴和它们的供应商把持的封闭大门。“外国制造商正施加巨大压力,要求降低价格,同时政府也的确在减少对本地汽车制造业的保护。”   据统计,2002年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销售总额为750亿元人民币,这其中,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德国博世等三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占了14%(电装3.5亿美元、博世1.5亿美元),而它们在华的独资、合资企业不过几十家,尚不足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的1%。   跨国公司采购量暴增   如果说上述因素成为促使外资零部件企业来到中国的重要因素,那么,中国在政策上的限制也可以成为外资零部件企业纷纷涌入中国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多年来,中国的产业政策一直要求合资企业要在零部件的采购上达到一定的比例,而在一段时间内,政府还会根据国产化率的高低给予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因此,整车企业在保证核心零部件外购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本地零部件的采购。   据悉,即将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仍然会对于零部件采购的本土化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和导向。正因为如此,外资品牌的整车企业加大从设立在中国本土的外资品牌的零部件企业采购任务,不仅绕过了政策限制外购零部件的壁垒,而且还大大满足了自己对于质量和品牌方面的要求。   外资零部件巨头开始越来越把中国塑造成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制造中心。   这样一来,不仅外资企业可以让自己的全球采购体系融为一体,而且中国企业也发现可以在中国买到物美价廉的世界名牌零部件,当多方面的利好集中在一处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汽车企业零部件全球采购正在悄然演变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中国采购”,这种“中国采购”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世界。   一位锦湖轮胎的销售经理大叹业务的今非昔比,他对记者说,现在的这些本地整车厂家货比三家的机会大大增多,那些没有本地生产企业的外资品牌,不仅在价格上不能压制对手,而且,在中国的人际往来上往往输给对手很多。   而今年9月,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对外证实,从2002年7月到2003年中期,福特汽车公司一年内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将超过10亿美元。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营运长谢尼克(Nick Scheele)表示,扩大在中国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将提高福特汽车在中国大陆市场的能见度,同时也是为福特公司节省成本、保持福特在全球范围内竞争力领先的策略之一。   有业内人士认为,福特汽车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急速膨胀的原因不仅是福特汽车节省成本的需要,更是对福特中国合资企业及其原子公司美国伟世通公司Z强有力的支持,因此,这也是福特汽车扩大在华业务的一个信号。   而早在今年4月,伟世通联手上汽集团与东风集团在上海签约成立东风伟世通合资公司,东风也成为伟世通进入中国后第二家成功捆绑的大型汽车集团。在此之后,除了上汽集团的下属整车企业外,东风集团下属的企业也将通过这个新成立的本地合资公司,直接采购多种零部件,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发布时间:2003-12-15


关于我们 | 品牌加盟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C)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流通一号店品牌运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晋ICP备16003564号-1
电话:4001591018    技术支持:佰联轴承网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351-4299016
手机
1390357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