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注重名牌战略——打造强势经济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约8.5万种,而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归属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另据资料统计,目前国际市场上年销售额在13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约1000家,而美国和日本各占1/3,总数多达662家。由此可见,名牌的多寡,尤其是世界名牌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地区的名牌多,这个地区的经济必然发达和强大。
??名牌是产品的信誉和质量,是企业的素质和形象。名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创名牌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经营活动。纵观世界所有著名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一不是创名牌的过程。名牌不仅居于企业本身,不仅能为一家企业造福,而且名牌还是“国宝”,是市场竞争中的尖端“武器”。换句话说,就是经济战场上的“原子弹”。过去,没有英雄的国度就要被人征服,今天,没有名牌的国度同样也要被人征服。纵观控历史,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策略,最早是输出产品,而后是输出牌子。输出牌子不仅使你没有反抗意识,而且往往叫你一见钟情。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这样做无可厚非,但作为企业当家人,我们心中有愧。我们有责任创造自己的名牌,在全球经济一体中参与竞争。
??名牌是没有国籍,它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以可口可乐公司为例,其产品畅销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建有1200多家瓶装厂,每天售出2亿多瓶。日本索尼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70多家子公司、37家工厂,拥有40多万员工;德国西门子公司,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机构、生产厂家200多个。
??江苏红豆集团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红豆”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红豆”衬衫已成为中国名牌,红豆集团所在地的锡山区港下镇在红豆集团的有力支撑下已发展成为经济强镇。红豆品牌优势在地方形成了一个不断延伸的产业链,仅外协加工单位就有150多家,累计就业人数近3万多人。
??企业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创名牌的历程。企业不是等大了以后再搞名牌战略,而是应该从始至终与名牌战略相伴。一个品牌的塑造过程,也就是一个企业的提升过程。一个品牌被市场认可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
??那么,企业怎样创名牌呢?一个品牌的创立,最根本的是要靠优质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产品质量的评价,包括技术管理部门和消费者两个方面。企业应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关。对于名牌产品来说,在达到技术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更应看重消费者的要求。只有超越消费者的期望、超越同行产品才能成名。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产品的先进性、稳定性和独特性等方面狠下功夫,同时注意满足个性化消费需要。二是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名牌首先要有知名度,创牌企业应做好本企业和产品的广告宣传,加大投入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多媒体长时间地宣传企业和产品,尽可能使产品的个性特征更加突出,有效地占领市场。三是加强营销,完善售后服务。企业要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创新营销手法,培养营销人员,多途径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售后服务成为创造品牌信誉度的重要手段。企业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尽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各种售后服务要求。四是坚持自创品牌与引进品牌相结合,加大国内外知名品牌引进力度,带动产品上档次上水平。
??创名牌的过程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既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环境和政府部门的支持,更需要从长计议,认真研究如何来切实实施名牌战略。
??实施名牌战略,要在全社会形成争创名牌的良好环境。要鼓励企业创名牌,要珍惜爱借自己的名牌。政府要在政策、宣传、服务上,多方面为企业争创名牌创造条件。要规范名牌产品评定,禁止各种名目的评优活动,减轻企业负担。
??金融信贷要支持名牌。企业生产名牌产品急需的生产资金和流动资金,有关商业银行应及时给予安排。对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优先采取措施,支持其上市,证券监管部门应积极支持其发行债券,吸收社会资金。
??相关政策要支持名牌。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优先审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生产名牌产品企业进口设备和关键部件,要优先办理审批手续。
??税收政策要支持名牌。要尽量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清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给名牌产品的生产、营销给予适当的补贴支持。
??政府采购要支持名牌。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政府部门采购时应优先中标采购名牌产品。
发布时间:2003-03-26